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趋理性
行业发展迅猛,收入稳中有升
《报告》显示,由于经济型酒店物业的租赁成本继续高涨,全国平均涨幅达到29%,因此平均单店的投资额增长到860万元,平均每间客房投资为6.5万元。总体而言,以租赁物业方式经营的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降低,延长了投资的回收周期。但去年主要品牌企业的开业分店数和客房数仍有大幅增长。前十强企业已开业店数超过1000家,比2006年增长125%。其中,7天连锁继续保持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分别以分店数384%,客户数354%增长率,连续三年成为增长比例最快的经济型酒店企业,进一步拉近了与行业老大的距离。
2007年,随着主流品牌在全国扩张加速,经济型酒店的整体空间布局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走势,但华东、华北、华南仍是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华东地区的市场供应量达到46%,而华南区域的市场供应量位居第三,7天连锁酒店在该区域仍占绝对优势,开业分店数是第二位莫泰的两倍。
随着如家连续两个季度财报出现亏损,业内物业争夺战、人才争夺战不断升级,引发业界关于“经济型酒让店泡沫破来时代来临”的激烈争议。然而《报告》显示,与2006年相比,2007年经济型酒店品牌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和经营收入有显著的提高,增幅达11%。其中,平均房价为190元,涨幅为13%。除西北地区略有下降外,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平均出租率微幅下降,但82%的出租率仍远高于同期星级饭店60%左右的平均出租率水平。部分地区的出租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而热点区域的北京、上海和整个华东区域出租率则有4-5%的下降。客房收入仍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主要收入来源,比重达88%。
注重核心竞争力打造,对未来前景乐观
随着经济型酒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报告》中显示,100%的企业高管认为预定系统与营销网络是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相较去年,该比例仅为87%。可见,预定系统的便捷性和营销网络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以行业黑马7天为例,7天一直以会员制直销模式为主,建立国内独家集互联网络、呼叫中心、短信、手机WAP及店务管理为一体的系统,网络预订的比例高达40%,为消费者提供最便捷的网络预订服务。利用电子商务的强大优势,7天不仅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还对消费者的观念进行了有效的引导。7天CEO郑南雁表示,重整价值链条,即在原有的服务流程上向两边延伸。
通过会员网络预订的方式,把传统的消费预订习惯提前了;通过网站论坛的完全开放,让消费者把真实的消费感受在论坛上分享,使整个消费体验得以有效地延展。正是这一核心优势令7天迅速提升,奠定行业领导品牌的地位。
对于2008年的市场总体感觉,各品牌企业都有较为乐观的预期,其中98%的企业认为2008年入住率较07年相比持平或有所增加。而各品牌企业都认为2008年的房价不会下降,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认为将保持增长态势。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经济型酒店竞争优势将向具有品牌经营优势、资本市场优势的企业聚拢,行业发展更趋理性。